
质量管理发展的阶段主要包括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各阶段特点如下:质量检验阶段: 主要特点:通过事后检验来确保产品质量,即在生产过程结束后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剔除不合格品。 缺点:无法预防不良品的产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质量问题;可能会因为抽样误差而导致不良品流入市场。
质量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质量检验阶段:在这个阶段,产品质量的控制主要依赖于检验人员的技能和经验。在20世纪之前,质量管理的重点在于产品的最终检验,以确保产品符合既定的标准。
管理是社会大生产引起的,它的基本任务就是把劳动者、劳动手段、劳动对象科学地组织起来,使它们充分发挥作用,以提高劳动效率。
大致有如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质量检验阶段,大约在二次大战以前,质量管理主要限于质量检验。第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二战开始至50年代末期,运用数理统计中的正态分布“6σ”方法来预防不合格品产生。第三阶段:全面质量管理,大约从50年代末、60年代初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