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犯法。只要不是夸大宣传,正常的调理推广是不会犯法的。网上是禁止出售药品的。国家对于网上销售药品有明文规定,只有获得批准的几家合格的专业网站才可以卖药品,其他一律都属于违法经营的。
2、只要不出现“中医”、“医”、“治疗”、“治”这样的字就不算违法。
3、是真的,但是大部分都是打着这个名义赚钱的,没有实质性作用。因为中医最起码需要中医执照和多年临床经验,具有真本事的中医养生医生不多,市场上可以说都是半瓶水的外行,只能做一些基本的或者无关痛痒的调理。
虚假宣传是可以构成销售假药罪的,如果当事人知道其销售的药品还有超标成分、违禁成分、还继续进行虚假宣传、销售该药品,那么是可以构成销售假药罪的,如果当事人不知道其销售的药品是假药,可以构成虚假宣传罪。 当事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以营利的目进行销售假药,则构成销售假药罪。
如果夸大药的功效,属于虚假宣传,如果所销售的药是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那么,有可能涉嫌诈骗罪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如下所示第一百四十一条【生产、销售、提供假药罪】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在本案中,李某的行为涉及多个方面的药品管理违法行为。首先,他未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擅自从事药品生产活动,违反了药品生产许可制度。其次,他销售的药品未经批准,可能存在安全隐患,违反了药品注册审批制度。此外,李某还涉嫌虚假宣传、夸大药品疗效等违法行为,误导消费者,损害了公众利益。
在药品管理法中,生产销售假药被视为一种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其违法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因此,根据药品管理法,对于生产销售假药的处罚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罚款:生产销售假药的单位或个人将会面临一定比例的罚款,根据不同情况可能会有不同的数额。
1、对于涉及法律、行政法规审查的广告,如医疗、药品等,必须在发布前经过广告审查机关的批准,且未经重新审查,不得修改或拼接发布。广告经营者和发布者还需确保广告内容的合规性,否则将面临市场监管部门的五万元以下罚款。
2、第六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生产、销售的产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以及禁止发布广告的商品或者服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利用互联网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不得利用互联网发布处方药和烟草广告。
3、《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21年修订) 第四十六条: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农药、兽药和保健食品广告,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进行审查的其他广告,应当在发布前由有关部门(以下称广告审查机关)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查;未经审查,不得发布。
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生产、销售的产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以及禁止发布广告的商品或者服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利用互联网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禁止利用互联网发布烟草(含电子烟)广告。禁止利用互联网发布处方药广告,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5、为加强药品监督管理,规范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业务,保障互联网药品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安全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活动,适用本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