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流通的一般渠道可分为批发环节和零售环节,药品市场的流通渠道是由生产商通过批发商销售给零售商(包括医院药房)。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冲击,药品流通行业承受了销售量下滑的巨大压力,企业采取了多项措施积极应对。截至2020年底,全国医药批发企业数量为31万家。
医药流通行业企业如国药股份、华润医药、上海医药和九州通等,通过提供第三方医药物流服务、建立电商平台、扩展零售终端覆盖范围等方式,推动了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这些企业在医药分销、品牌推广、工业与贴牌业务、数字零售、智慧物流与供应链解决方案、医疗健康与技术增值服务等多个领域持续发展。
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的产业链是一个由制造、批发、零售和终端销售构成的完整体系。上游是药品研发和生产环节,受国家政策影响,近五年增速放缓,尽管在疫情下有所增长,但整体营收下滑。代表性企业有四川光大、国药集团等,它们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药品研发和生产能力上。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其主要门类包括: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抗生素、生物制品、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制药机械、药用包装材料及医药商业。
行业现状:近十年,我国医药流通行业适应市场发展和规模化的需要,开始采用现代物流技术和信息技术,一些大型医药商业企业的产业化升级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何:互联网技术将持续冲击并深刻改变行业面貌,这是医药流通这个行业面临的重大考验。行业内企业只要有“医药流通互联网+转型”的笃定,才能有未来的路。
在互联网与药品流通结合的政策背景下,公司较早布局医药电商业务,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产品和服务,同时通过自主研发的多项行业先进水平的实用程序,提升服务效率,改善顾客购物体验。益丰药房作为国内首家沪市主板上市的连锁药房,专注于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及健康相关日用便利品的连锁零售。
《E药经理人》最近公布了“2021年中国医药创新企业百强榜单”。这份榜单基于医药行业的创新现状,通过综合评价体系对国内医药企业进行了排名。榜单涵盖了从创新药物研发到临床试验,再到市场推广等多个环节,全面反映了企业在创新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第十二届(2020)中国医药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大会在杭州如期召开,会上公布了“2020中国医药创新企业百强榜单”。榜单依据企业在医药创新领域的表现进行评定,旨在表彰那些在新药研发、技术创新等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企业。中国董事局网与中国数据研究中心共同编制了“2020中国最具影响力医药企业百强榜”。
在行业分布方面,中国创新指数排行榜上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以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等领域。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与深圳报业集团深新传播智库联合发布了《2021中国上市公司创新指数报告》。
“2023中国创新药企TOP50榜单”由互联网周刊发布,该榜单聚焦生物医药行业,强调创新药企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2023中国健康产业(国际)生态大会在海南博鳌召开,期间中康科技发布了多项榜单,如健康创新企业等。
美国商业杂志《Fast Company》在2020年公布了“世界最具创新力公司榜单”,其中列出了包括SNAP、微软在内的创新企业。在2019年举行的iTiC爱分析·中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爱分析与腾讯科技联合发布了“2019爱分析·科技创新企业50强”榜单,旨在表彰具有创新精神的科技企业。
从地区分布来看,广东省共有73家企业入围2021年中国服务业500强榜单,上榜企业数量位居全国首位。其次是北京,有53家企业;江苏52家;上海49家;浙江47家;福建32家;山东27家;重庆23家。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在2021年发布了“中国企业500强名单”,这份榜单依据全国各大企业的数据编制而成。
总体而言,正大天晴提供了多种岗位选择,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待遇和福利,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就业选择。
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方面,齐鲁制药的表现更为突出。该公司的申报品种数量达到30个,其中有13个品种通过了评价,这一数字在行业中位居前列。相比之下,正大天晴申报的20个品种中有11个通过了评价,其通过率也相对较高。 在一致性评价品种的通过数量上,齐鲁制药同样领先。
齐鲁制药。一致性评价通过数量高。齐鲁制药申报品种达30个,通过品种13个,均处于领先;正大天晴申报品种20个,通过11个,通过率相对较高。拍卖领先。
正大天晴的三个产品在2022年的销售中均突破了亿元大关。 在国有企业中,正大天晴以99亿元的供货金额位居榜首。 恒瑞医药排名第二,齐鲁制药位列第四。 杭州中美华东排名第六,石家庄四药排在第七位。 石药集团的恩必普系列产品位居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