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质量管理体系稽核以正规化、档案化的质量体系为基础。 质量管理体系稽核要对质量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和适宜性作出判断和评价,首先要求质量体系必须以正规化、规范化为基础,而正规化、规范化则要求档案化。只有建立档案化的质量体系,才能实施运作,才有比较和评价的可能,从而具备质量体系稽核的必要条件。
2、而9001只有质量管理体系内审。 简单说,TS16949是ISO9001基础上运用于汽车行业的特殊要求,TS169499包含了ISO9001的全部要求,再根据汽车行业特点加上了五大工具、质量成本、DOE等方法的运用。 单看标准本身,TS16949标准中方框内的是9001的要求,方框外是TS额外增加的要求。
3、内审员是指取得了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稽核的一种资格,它只适用于企业(单位)的内部稽核,目前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已作为企业完善自我管理的一项基本要求,一般内审员资格只有三年有效期,相对于内审员的是国家注册稽核员。一般这种资格要经过更为严格的培训考试和实习期,也就是累计稽核时间达到一定数量。
1、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QMS)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内部建立的、为实现质量目标所必需的、系统的质量管理模式,是组织的一项战略决策。
2、质量管理体系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内部建立的、为实现质量目标所必需的、系统的质量管理模式,是组织的一项战略决策。质量管理体系应最佳化,组织应综合考虑利益、成本和风险,通过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使其最佳化。
3、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QMS) ISO9001:2005标准定义为“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实现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有效地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这个体系就叫质量管理体系。
4、法律分析:质量管理体系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内部建立的、为实现质量目标所必需的、系统的质量管理模式,是组织的一项战略决策。
1、后又针对ISO9000族标准应用中的问题,进行了四次修订,发布了1994版、2000版、2008版、2015版ISO9000族标准。标准是在总结国际上质量管理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上制订的,组织按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必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顾客满意,提高市场竞争力。
2、该标准旨在帮助各类组织确保其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客户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ISO 9001标准提供了一套全面的质量管理方法,包括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方面,确保从设计到生产、从服务到支持的全过程都能保持高标准的质量控制。
3、不同类型、不同规模、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质量管理体系应体现组织的特点,与组织内外部情况相适应,适合于组织的运动。
1、质量管理五大工具,也称品管五大工具。包括:统计过程控制(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测量系统分析(MSA,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e)。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Failure Mode & Effect Analyse)。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
2、质量5大工具有APQP、FMEA、MSA、PPAP、SPC;7大手法有查检表、层别法、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控制图、现场抽样法。5大工具 APQP APQP即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是一种结构化的方法,用来确定和制定确保某产品使顾客满意所需的步骤。
3、质量管理五大工具:APQP,PPQP,FMEA,MSA,SPC。APQ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 APQP是质量计划,在项目管理中也是项目管理计划中的一部分,计划的起点是项目正式启动的时间点到PPAP结束的点,量产总结时对APQP计划做总结。APQP的执行人是整个APQP小组,不是单个人活或者单个部门。
4、统计过程控制(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测量系统分析(MSA,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e)。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Failure Mode & Effect Analyse)。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Produ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
5、质量管理五大工具,也称品管五大工具。包括:统计过程控制(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是一种制造控制方法,是将制造中的控制项目,依其特性所收集的数据,通过过程能力的分析与过程标准化,发掘过程中的异常,并立即采取改善措施,使过程恢复正常的方法。
质量管理体系的发展在我国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979—1989年,全面质量管理的引进和推广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政府主导,自上而下有计划、有重点地向企业引进和推广,1979年,我国颁布了《优质产品奖励条例》,这是一项开展提高产品质量持久活动的重要举措。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80年,那时,“质量”被视为企业运营和表现中的核心能力,推动了行业和国家标准的形成。跨国贸易的兴起,促使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87年成立了TC176技术委员会,负责开发ISO9000系列质量保证体系标准,以满足全球化的质量需求。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大体上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直延续至今。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费根堡姆(图5-24)提出的。他是全面质量控制的创始人。我国是在1987年才开始引进全面质量管理并进行试点的,随后即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运用,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我国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全面质量管理发展历史概述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TotalQualityManagement)的是美国通用电器公司质量管理部的部长菲根堡姆(A.V.Feigenbaum)博士。1961年,他出版了一本著作,该书强调执行质量只能 是公司全体人员的责任,应该使全体人员都具有质量的概念和承担质量的责任。
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这3个阶段。质量检验阶段 在20世纪之前,产品质量主要依靠操作者的技艺水平和经验来保证,属于操作者的质量管理。